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学校部署“七说”活动以来,文化传播学院积极配合,在学院内部进行了多轮预说。4月15日下午在电教楼209教室,文化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第一轮“七说”活动。校领导党委副书记高峰、副校长陈雨海、各评审专家、各院(部)院长(主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专班成员以及文化传播学院全体教师出席了该活动。该报告会由教务处处长张杰主持,张处长宣布活动开始并公布了“七说”名单。
广播电视学专业“七说”按照说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说专业、说课程、说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说自我教育体系、说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说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顺序进行。赵五洲副院长首先阐明了文化传播学院“应用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逻辑”,他从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与评价、问题与反思几个角度阐明了播音、广电、汉语言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逻辑。接下来广播电视学专业负责人赵玉亮对广播电视学专业进行了专业剖析,公共课教师以及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对各自负责的课程进行了“说课”,辅导员汇报了“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以及“自我教育体系”。随后院长刘绍芹从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认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构成、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三个方面汇报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党委书记王连峰作了“立足传媒行业,培养青年政治人才”的汇报。
活动最后,副校长陈雨海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七说”进行了总结发言,要求广播电视学专业将公共课、专业课进一步打通,放在人才培养体系这个整体中进行定位,特别指出广播电视学的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实践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要进一步进行优化整合。同时,陈校长进一步阐释了他对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解,要求学院领导和教师进一步思考关于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同时配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自我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