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传媒人才,切实提升我院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12月26日,文化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举办“记者节”系列活动颁奖典礼。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杜兴东、副院长孙晓彦、广播电视学教研室主任孙玉、副主任刘阳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典礼。

典礼伊始,杜兴东致开幕词。他充分肯定了学院开展“记者节”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向各位获奖学生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本次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新闻素养及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希望学生们能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新闻业务能力,深刻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记担当使命,把握时代脉搏,争做新时代优秀新闻媒体人。

随后,师生一同观看了先导片《记着·记者·继者》。该片展现了文化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近三年的实践成果,表达了文传学子始终秉持的初衷,以及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不懈坚持与无私奉献精神。镜头捕捉的每一瞬间,都映照着文传学子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忱。他们不懈地打磨与修饰,力求展现每一幕的极致完美。向最初的梦想致敬,赋予影像更深厚的力量,也赋予新闻从业者更坚定的力量。

活动正式进入颁奖环节,教师王斌首先为“泉城文化”主题短视频单元的获奖学生颁奖。师生们一起观看了《泉润济南》《家乡好》等获奖作品。获奖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创意十足,充分展示了学院学生的才华和潜力。王斌向各位获奖学生表示祝贺,鼓励获奖学生继续发扬才干,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用影像讲好新时代山青故事。

教师赵玉亮为“齐鲁行走·记者节特别奖”获奖学生颁奖。他结合自身多年的记者经历,讲述了记者群体的艰辛与不易,并鼓励获奖学生继续努力、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增强自身专业技能,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新闻工作者。

教师李依和为“青年活力”主题摄影单元获奖学生颁奖,教师刘阳、李怡璇为“山青广电菌·专业实践特别奖”获奖学生颁奖,教师高子茗为“好记者讲好故事”主题征文获奖学生颁奖,教师孙玉为“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记者节特别奖” 获奖学生颁奖,教师孙燕为“庆祝第25个记者节”海报设计单元的获奖学生颁奖。

孙玉指出,广播电视学专业举办的“记者节”系列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还为专业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同时向学生们提出坚定政治立场、锤炼专业本领、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三点期望,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最后,孙晓彦作总结发言。她回顾了文化传播学院“记者节”活动的举办历程,对师生们的辛勤付出和卓越成果表示了高度赞扬,对学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全体师生能够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为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记者节”系列活动是推动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扎实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传媒类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次颁奖典礼不仅是对实践专业教学的总结与风采展示,更是对未来新闻宣传工作的美好展望。未来,广播电视学专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做好新闻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