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暂无用栏目 >> 科研工作 >> 获奖成果 >> 正文
山东省十三五期间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与传播”
作者:-  编辑:王连峰  复审:   终审:  来源:文化传播学院  点击:   日期:2020-04-16

 

    2018年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成立的山东省十三五期间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与传播”,依托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研究与传播地域或乡村文化,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培养文化创意与传播人才。
    实验室拥有一支以博士、教授为主的高水平团队,擅长地域、乡村、企业、组织等文化的调查、研究。借助音、视、图、文一体化和“融媒化”、“活态化”传播新理念,设计开发乡村(企业等)文化资源数据库,打造乡村(或企业组织)文化传播的“八个一工程”,即:一书、一图、一影、一音、一号、一网、一馆、一库。

    实验室广泛搭建平台,与各类企业组织建立起广泛的合作,致力于乡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如:精品民宿、影视创作、舞剧编排等。

    研究乡村文化。调研梳理村落文化、农耕文化、家族文化、乡贤文化,挖掘其精神价值,凝炼其文化特色,丰富其时代内涵,进而推动优秀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和振兴。终极目标是充分发挥其软实力的作用,促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环境优势和孵化母体。

    传播乡村文化。借助音、视、图、文一体化的融媒化传播和“活态化”传播,开发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打造乡村文化传播的“八个一工程”,即:一书(村志或村落文化志)、一图(图览或图志)、一影(专题影像纪录)、一音(有声语言记录)、一号(微信公众号)、一网(专题网站)、一馆(村史馆、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等)、一库(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

    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积极参与“乡村记忆工程”,培训乡村文化工作者和乡村“非遗”文化传承人,弘扬培育新乡贤文化,参与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网络载体,积极开展乡村网络公益工作,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意义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文化资源,为人才振兴提供文化保障,为组织振兴提供良好环境,并扩大乡村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聚焦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整合并发挥我校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三大专业优势,积极对接十强产业,通过教师工作室、项目化运作等方式,强化高水平应用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 邮编 250103
电话:0531-58997345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