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引擎,青春担当
丁鲁燕,女,2019级文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挂职于山东省日照市石臼街道津海社区“共青团小草学堂”社区。第一次参加“青春引擎”项目。

“小草学堂”助青春
“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酷暑之时,作为津海社区挂职的社区助理,我的主要工作是依托“共青团小草学堂”平台,围绕党史教育、传统文化和安全行为规范等领域为青少年设计特色课程。例如开设舞蹈课、手工课、党史电影赏析课等因材施教安排相应的教育和文娱活动,解决儿童暑期“看护难”的问题,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充满活力的教育,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孩子兴趣,帮助他们找到爱好所在。


党史教育与安全防控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时,“共青团小草学堂”每天都有一节特殊的课程——党史教育课。每天的最后一节课,挂职志愿者们都会对少年儿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包括观看党史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建党的艰苦过程、科普有关共青团、少先队和党的基本知识、讲解红色故事、学习先辈的红色精神等,以此在孩童心中种下红色种子。

与此同时,学堂对学生们加强了安全知识教育。首先社区结合国家防疫要求,以疫情防控为重点,邀请了济宁医学院等专业医护团队进行讲座,通过趣味讲解的方式为孩子们科普了安全防疫知识;其次由志愿者们负责溺水、消防等安全知识教育讲解,并为学生们设置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演练活动,从而加强青少年的安全防护能力。
实现青春担当
在挂职的一个月里,我作为社区助理“共青团小草学堂”的志愿者,努力适应着从大学生到教学园丁的角色转变。在严格遵守《“共青团小草学堂”志愿者守则》,服从组织安排和团队管理的同时,并努力发挥自身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将专业所学与此次实践相结合。用行动诠释对“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理解,认真完成此次挂职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面对孩子们必须始终保持积极负责的精神状态,用“细心、耐心、热心、精心”为他们上好每一节课、解答每一个问题、设计开展好每一项活动。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我充分体会到了挂职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甘于奉献”的支教精神,也让我看到“快乐、奉献、向往”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希望通过此次实践、通过这个爱心传承平台,让志愿精神的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