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信息发布 >> 正文
社会实践|文化传播学院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展示(三)
作者:梁志刚  编辑:李旺  复审:   终审:王连峰  来源:文化传播学院  点击:   日期:2023-02-07

为深入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助力乡村振兴,文化传播学院组织开展了劳动教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文传学子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成果颇丰。

20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心系家乡,以声助农”实践团队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感悟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心系家乡,以声助农”实践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在实践中形成更加理性客观、更加全面正确的思想认识,并从中增长知识才干。

49E88

一、以声助农开展农村直播带货调研活动

实践前期,团队以山东省日照市巨峰镇石桥村为主要调查点,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村内开展多次调研调查,摸清当地直播带货普及情况,当地村民对于直播带货等app的使用状况以及当地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的需求,为下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二、以声助农录制直播话术小技巧

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考察,结合实践地实际情况,实践团队成员们精心策划准备,发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优势,将直播电商与生产生活技能提升以及自己当地特色产品相结合,围绕直播话术小技巧、直播带货注意事项等方面录制相关小视频并发表至短视频平台。

三、以声助农腾讯会议线上讲解活动

由于疫情原因,实践团队跟石桥村村委会商量后决定采取线上讲解的方式向当地村民普及直播带货,帮助其提高就业率。2023年1月28日,团队在腾讯会议面向石桥村青壮年农民、农村电商人员、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基层干部等开展“直播带货技能提升”培训,培训中与当地特色“茶文化”相结合,获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在短视频时代,农村电商直播行业正在兴起,但仍存在不少人对此知之甚少,大多数村民并不了解该如何运营账号。酒香还要会吆喝,团队将在本次实践中充分发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优势,通过深入挖掘农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农耕文明等文化元素,勾连与农产品密切相关的田园风光、田间劳作、乡愁记忆、亲情爱情等人文情怀。实践团队为大家带来了电商直播的专业化知识并结合当地打造的绿茶小镇所具有品牌效应,用温度感动人,用情怀留住人,引发消费者更多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销售,为乡村振兴新经济业态的发展注入动力。

团队将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挥好农产品的食物功能、文化功能,直播带货定能更好带火乡亲们的日子,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2021级广播电视学校企一班“望来路 踏新程”乡村振兴探索实践团

为贯彻学习《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积极响应文化传播学院举办的大学生志愿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1月28日,实践团队“望来路·踏新程”乡村振兴探索实践团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走访了解。

经过走访,也对村里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年人每年的退休保障收入约三万元,除去收入,还有补助;同时,大队里还给发面,发油等一些生活基本用品。一位老人讲到这些心情非常激动,这位老人已经八十九岁高龄,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战争,见证了国家的巨变,也见证着三涧溪村的变化。实践团队深感触动并把N95口罩分发给老人们,叮嘱老人们注意防护,注意身体。

进入“章丘铁锅”店铺,阿姨介绍了一下这家章丘铁锅店铺的基本情况,村里的高书记很关心这项技术的传承。高书记会经常来这条街上看看这些商贩,即使是在下班路上也不忘来关心他们,并且这里定期会有党建团和省市各级领导来考察慰问学习。

后来又沿着道路对三涧溪村进行了拍摄,在乡村振兴展览馆,深入了解了三涧溪村的发展史;在养老服务中心,感受到了三涧溪村对于老人们的爱护和关照;在农事会展销中心,见识到了许许多多的章丘特色农产品。每一处实践团队所到的地方,都向团队展示着这个村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下一步,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化学习劳模工匠精神,返程后进一步分析梳理实践成果,从三涧溪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中学习领悟劳动精神,并且贯彻到日后的学习生活中。

2021级广播电视学一班方晶

柯村是红色革命老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1934年开展了著名的“柯村暴动”,建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书写了皖浙赣革命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被誉为“皖南瑞金”。近年来,柯村镇党委坚定“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工业强镇、产业富民、治理有效”发展战略,客观审视柯村发展实际,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红色旅游方兴未艾,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86748

柯村镇抢抓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机遇,在进入柯村显著位置茅山岭下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浮雕标识。“皖南红色第一村”品牌孵化初见成效。建成柯村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历史纪念新馆对外开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获省委组织部肯定,引进黄山天悦文化公司,红色旅游产业合作运营项目成功落地,大力发展红色研学体验游。华东地区最大的网红小火车项目已签约,即将落地。

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行政二班王雅婧

春节临近,爱不停歇。为深化“五为”劳动教育志愿服务,进一步做好关爱“希望小屋”儿童志愿服务,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温馨的新春佳节,2023年1月16日,寺口镇团委联合寺口镇妇联开展“点亮微心愿、情暖稚子心——把爱带回家•暖童心护成长”希望小屋儿童关爱走访劳动教育活动,为希望小屋小主人们送去节日的关怀。

9D3FA

志愿者们通过实地查看小屋住房情况,了解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鼓励孩子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做新时代的好青年。此次走访慰问活动,不仅给“希望小屋”小主人们带去了物质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寺口镇团委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入了解儿童群体的实际需求,结合“希望小屋”困境儿童关爱项目,持续开展好农村困难儿童关爱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未来也将继续重视劳动,感恩教育在劳动实践中融合劳动精神,为我校培育富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奋斗。

2021级广播电视学一班朱海川

草莓本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每年的冬天总是吃草莓的好季节。对于新洲乡的村民们来说,草莓还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宝贝。通过种植草莓及草莓采摘体验等一系列举措,新洲乡的村民完成了脱贫,向着乡村振兴的方向稳步前进。

近年来,新洲乡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种植草莓为抓手,充分发挥政策和地理等优势,把大力发展草莓产业作为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不仅草莓品牌越做越响,更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专程前往新洲乡的草莓种植基地,实地体验了当地的草莓采摘。深入了解了当地是如何将小草莓推动产业发展。在冬日的暖阳下,走进新洲乡天然村草莓采摘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绿油油的草莓叶下,一颗颗娇嫩的草莓惬意的躺在垄上,白花绿叶相互映衬,分外惹人喜爱。新洲乡天然村的特色草莓——“白雪公主”与常见的红色草莓不同,这种草莓成熟后表皮和果肉均呈白色,口感细腻甜香,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春节期间,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乐趣。既能吃到新鲜的草莓,又能感受农村生活氛围。这种采摘一体式的农家乐在天然村并不少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近年来,天然村采取“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探索发展草莓种植致富之路,集中土地流转种植草莓,发展示范草莓种植基地,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小小的草莓种植让新洲乡的居民们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

“温室大棚温度高、湿度大,无论外面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都不影响大棚内草莓生长发育,但是另一方面,草莓比较娇嫩,湿度过大会影响草莓开花授粉,降低挂果率,所以实践团队结合去年的种植经验,在大棚内饲养两箱蜜蜂进行生物授粉,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在蜜蜂授粉下种出的草莓,果实饱满、香甜爽口。”这是基地负责人在被问及为什么新洲乡的草莓品质好受游客欢迎时介绍到的。 

小草莓转动大产业。下一步,天然村将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内涵,续扩大草莓种植基地,提升种植水平,创新营销方式,打造出以草莓产业为代表的特色现代农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以绿色生态为引导理念,因地制宜种植特色品种草莓“白雪公主”以及葡萄、哈密瓜等新品种水果。吸纳更多村民就地务工,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众多文传学子参与到了劳动教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在实践当中感悟劳动、享受劳动,在实践中聆听家乡人民的心声,推动建设家乡更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彰显出青年一代澎湃的青春风采!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 邮编 250103
电话:0531-58997345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