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文化传播学院“知来路·惜今朝”实践团队走进台儿庄古城,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调研等形式,体验台儿庄古城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探寻古城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
台儿庄古城,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一场战役,使得台儿庄古城成为今日红色文化的延续。这里曾是中日抗战中的重要战略地点,中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千年古城,历经风霜雨雪,于1938年被炮火夷为平地,又于2008年启动重建。


为进一步探寻台儿庄古城的红色资源,2月27日,“知来路·惜今朝”团队赴台儿庄古城开展实践。在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讲解员向团队成员讲述:“此处是古城内唯一一个真迹存在的地方,弹孔墙上的累累弹痕见证着炮火的残忍,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罪恶。”通过聆听讲解与观看展览,团队成员仿佛穿越古今,看到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心中的爱国之情更加笃定。古城内的工作人员表示,每年都会有很多中小学生来此研学,不仅可以宣传台儿庄的红色历史,还能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过去战争的残酷,更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中西合璧,南北交融
为深入考察台儿庄旅游业的发展经验,团队成员对台儿庄古城的白昼和夜景分别进行了调研,沉浸在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又切身感受到不同时段内,台儿庄古城的多种面貌和多样魅力。
白日的台儿庄似是沉睡在一片朦胧中,古老的街巷,陈旧的砖瓦,拱桥静静地横跨在水面上,岁月的呢喃声渐起。此时,古城的“江南韵致”苏醒,书写着水墨丹青。而夜晚的台儿庄则忽然变得灵动了起来,灯光亮起,一切都变得流光溢彩。流动的街头艺人、热情的表演者,浓郁的文化氛围带动着每一位游客进入到梦幻的视觉盛宴中。远离了凡世的尘嚣,台儿庄成为片刻的灵魂居所。此时,古城的“齐鲁豪情”苏醒,点亮千灯万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座曾被乾隆赐名“天下第一庄”的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地政府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将“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融于一体,又将东西方古建筑巧妙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台儿庄古城的繁荣。
文旅搭台,共盼新生
为更好地为台儿庄古城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团队成员对古城内的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了线下访谈,对近年来台儿庄红色资源的挖掘、红色精神的发展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通过采访与交流,团队成员发现,台儿庄古城虽为发扬多种文化的绝佳胜地,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如“多种文化的传播形式单一”“多种文化混杂而没有亮点”“文创产品缺乏吸引力”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团队成员考察相关文化的特色,结合台儿庄历年来的发展经验,同时融合了游客的相关看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调研报告,制成宣传视频,用实际行动助力台儿庄文旅资源的发展。
“续红色之血脉,护华夏之盛世”。通过此次实践,“知来路•惜今朝”实践团队亲身体会到台儿庄古城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加深切地意识到红色文化所蕴藏的时代力量。接下来,“知来路•惜今朝”实践团队也将与时代同频共振,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挖掘台儿庄古城深藏的红色历史,以己身传递好红色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