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切实引导“青马工程”学员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日——7月11日,文化传播学院青马先锋队开展了“青马筑梦・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该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坚持实践育人的导向,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过程与成果并重作为行动总抓手,通过专题研讨、微视频拍摄、主题宣讲等形式,聚焦山东地区抗日战争历史,引导“青马工程”学员在实践中筑牢信仰之基,厚植家国情怀。

深耕历史理论,筑牢信仰根基
在前期准备阶段,青马先锋队于敏行楼二楼会议室开展了山东地区抗日战争历史专题研讨活动。团队成员通过精心制作的PPT,系统阐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重点介绍了山东地区的抗战历程,如台儿庄战役、沂蒙根据地建设等关键事件。
研讨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研读《中国抗日战争全史》《山东抗日战争史》《八路军山东纵队史》等抗日战争著作,重点标注山东地区抗日战争相关章节,梳理时间脉络,并以集体讨论的形式轮流发言。他们或讲述山东抗战英雄的感人事迹,或分享经典战役背后的历史细节,并结合自身专业与成长经历,探讨如何将抗战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自强不息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指引。研讨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将心得收获整理成《山东抗战精神学习笔记》,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镜头记录历史,光影传递精神
为进一步让红色历史“活起来”,青马先锋队前往济南奎虚书藏拍摄思政微视频。作为1945年山东战区受降仪式的举办地,奎虚书藏见证了山东抗战的最终胜利,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拍摄过程中,团队成员以“奎虚书藏:见证胜利的红色地标”为主题,带领镜头回顾山东抗战历史,阐释革命精神内涵。团队成员立足当代青年视角,发出“以史为鉴、振兴中华”的青春倡议。视频内容涵盖“历史回顾——精神阐释——青年视角”三部分,通过建筑风貌、历史文献与情景演绎的结合,生动展现了山东人民“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核。


宣讲浸润初心,薪火代代相传
为进一步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底色,青马先锋队走进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宣讲活动。团队首先播放了在奎虚书藏拍摄的思政微视频,随后通过PPT宣讲与山东抗战老照片展览,带领学生从“山东故事”看“中国抗战”,讲述了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敌后游击战、支援前线等英勇事迹,同时通过“视觉冲击+情感共鸣”的形式让中学生在历史回望中感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结果”。
宣讲结束后,参与学生深受触动,纷纷写下个人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参与学生在感悟中写道:“新时代青年应铭记历史,积极传承抗战精神,在担当中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安丘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主任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宣讲抗战历史,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走进校园,助力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青马工程”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简称,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此次“青马筑梦・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连接“青马工程”学员与社会基层的宝贵桥梁和纽带,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更为我院学生提供广阔、真实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过程中,青马先锋队通过“理论学习——实地创作——主题宣讲——成果转化”的闭环设计,将历史与现实相连,让青年与信仰同行。下一步,青马先锋队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总结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引导“青马工程”学员在历史回望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社会中锤炼过硬本领,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青年一代中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