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文传看点 >> 正文
社会实践 | 探访锦州非遗瑰宝——文化传播学院“锦纹声韵·绣音传华”社会实践团队赴辽宁省锦州市开展社会实践
作者:王杨 陈鑫 王艺兴  编辑:卢姗  复审:李杨   终审:杜兴东  来源:文化传播学院  点击:   日期:2025-07-14

为深入贯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7月10日至7月12日,文化传播学院“锦纹声韵·绣音传华”社会实践团队赴辽宁省锦州市开展非遗文化实践活动。团队先后参观锦州市博物馆、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场所,系统调研锦州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新路径。

馆藏千年文脉,解码非遗基因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往往深藏在其博物馆的展陈之中。7月10日上午,实践团队首站来到锦州市博物馆。这座被誉为“辽西文明记忆库”的文化殿堂,用其丰富的馆藏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走进博物馆,团队成员立即被“辽西走廊历史文化展”所吸引。展馆以时间为轴,通过珍贵的文物、翔实的史料以及生动的场景复原,全方位地展现了锦州作为辽西走廊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

随后,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前期搜集整理的锦州文化资料,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文化导览。其中重点阐释了锦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特征如何造就了其“辽西走廊”的战略地位,以及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如何促进了东北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通过展示满汉文化交融的刺绣作品、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等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诠释了锦州作为文化桥梁的独特作用,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性,为非遗活态传承探索了新的展现方式。

探访非遗传承馆,探寻传承密码

7月11日,团队成员前往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行深入调研。基地内系统展示了锦州市2项国家级、8项省级和32项市级非遗项目,设有常设展览区、活态展示区、传承人工作室和研学体验区四大功能板块。

在实践调研活动中,非遗传承基地的场馆负责人为团队成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她首先从宏观角度介绍了锦州非遗的整体概况:“无论是锦州满族刺绣还是医巫闾山剪纸,这些非遗技艺都深深扎根于辽西大地,生动记录着锦州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文化记忆。”随后,负责人带领团队参观各非遗展区,详细讲解其历史、工艺及传承现状,使成员们深入理解锦州非遗的文化价值。

同时,团队成员聚焦重点非遗项目开展深度讲解与宣传,以《中华盛世龙》等代表性作品为例,将鲜为人知的满族非遗文化向大众进行生动诠释。在与游客的互动交流中,团队积极收集意见建议,围绕如何让锦州非遗“活起来、走出去”展开深入讨论。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在锦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走访中,每一件精美的非遗作品都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让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永恒魅力。未来,“锦纹声韵·绣音传华”团队将突破传统保护方式的局限,以创新手段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光彩,紧扣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持续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 邮编 250103
电话:0531-58997345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