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文传看点 >> 正文
社会实践 | “梆舞青秧”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市有兰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张然 李昭昕  编辑:卢姗  复审:李杨   终审:杜兴东  来源:文化传播学院  点击:   日期:2025-07-26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探索梆鼓秧歌流传、传承、发展的口述历史记忆,7月25日,“梆舞青秧”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市有兰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25日上午,“梆舞青秧”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济南市历城区有兰峪村村委会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与梆鼓秧歌项目负责人吴主任展开了相关交流。

在交谈过程中,吴主任回忆起梆鼓秧歌的起源和发展经历。她提到梆鼓秧歌起源于历城区港沟镇有兰峪村以卖豆腐为生的张姓人家,经历了明末至民国300多年变迁,因为战争和自然灾害等,曾几次濒临绝境。随着中国的发展变化,梆鼓秧歌几经辗转走到20世纪90年代,在港沟文化站原站长何希清的组织帮助下被挖掘整理、练习排演直至演变为现在所见的梆鼓秧歌。

当日,在吴主任的盛情邀请下,团队成员参与了有兰峪村梆鼓秧歌队的日常训练,秧歌队员现场表演了梆鼓秧歌的三种表演形式,即男梆女包童鼓。表演时,表演男子左手执“梆子”,右手执梆槌,按情节要求击打,表演女子则手持长方形纱巾,小妞手持花鼓,吸引周围人观赏。在秧歌队员的热情指导下,团队成员学习了几套基本表演动作,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了梆鼓秧歌的独特魅力。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梆鼓秧歌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未来,“梆舞青秧”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梆鼓秧歌的文化价值,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 邮编 250103
电话:0531-58997345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